“艺术源于生活”这句话常常被提及,许多影视作品都特别强调武则天这位历史上第一位女帝的形象。而在这些作品中,女帝与忠臣狄仁杰的互动常常成为高潮之一。特别是在狄仁杰多次劝谏武则天时,她有一次用两样东西让他哑口无言广瑞网 ,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深意呢?
有一首名为《腊日宣诏幸上苑》的诗,它实际上也是一份诏令。诗中仅有短短20个字,却在简短的文字中展现了武则天女帝的威严与霸气。“明朝游上苑,火急报春知。花须连夜发,莫待晓风吹。” 这四句虽言简意赅,却意蕴深长,让人感受到武则天的统治力与决断力。
这封诏书的背景是在天授二年腊月,即武则天登基为帝的第二年。那时的都城洛阳紫微宫内,许多人心怀不轨,某些臣子意图通过邀请武则天去上林苑赏花来实施阴谋。武则天虽初时同意了这个提议,但很快她便察觉了其中的险恶用心。于是,她立即派遣使者带着这封诏书,命令花神明天必须开满所有花朵,必须展示出百花齐放的盛况。
展开剩余80%花神似乎领会了这一命令,次日清晨,各种花朵纷纷绽放,瞬间把上林苑装点成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。到达上林苑时,武则天看到满园花卉争奇斗艳,群臣也无不感到震撼,纷纷称赞这份壮丽的景象。百花齐放这一景象在古时被解读为天命的象征,象征着上天对武则天的权力的认同,也许这对武则天而言,正是她掌握实权的心理支撑之一。
而作为她的得力助手,狄仁杰的角色也不可忽视。狄仁杰凭借科举进入官场,虽然早期并未显赫一时,但在武则天的统治下,他迅速崛起,成为她重要的谋士。狄仁杰并非唯唯诺诺的人物,时常在武则天面前直言不讳,指出她的错误。在某些事情上,他会毫不犹豫地劝谏,即使是面对权力的巅峰时刻,狄仁杰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。
武则天虽然手段果断且残酷,但她对狄仁杰的信任几乎到了无条件的地步。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个人感情上,狄仁杰都得到了她的特殊优待。甚至作为“国老”的他,免除了许多正式的礼节,武则天还特意安排他免去宫中晚班的职责,并嘱咐其他官员,除非遇到重大事件,否则不必打扰他。这种偏爱无疑引来了不少非议,但也体现了两人深厚的关系。
其中有一个故事,曾有大臣上书挑拨狄仁杰,但武则天却不急于表态。她向狄仁杰提起此事,说:“你治理政务有很大成效,但也有人不满,你知道吗?”狄仁杰平静地回答:“如果陛下认为我有错,我自当改正;如果陛下认为我无过,那便是我之幸运。我不愿知晓背后中伤我的人,但我依然会当他们是朋友。”这番话令武则天深为感动,最终她对狄仁杰的忠诚和能力产生了更多敬意。
然而,武则天执政后期,宫中的风头不仅仅因政务而纷乱,更多的是她宠爱男宠的事情,让朝廷上下深感忧虑。在“控鹤监”里,武则天养了大量男宠,其中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尤其受到宠爱。两兄弟凭此获得了极大的权势,不仅在朝中左右逢源,还敢在私下挑衅权贵。然而,这种宠爱引发了更多的纷争与不满,许多大臣也尝试上书,求武则天收回这些过度宠爱,但她始终没有采纳。
在此情况下,只有狄仁杰敢于向武则天直言。狄仁杰劝说道:“陛下,您是唯一的女帝,您的业绩光辉四射,怎能因几个男子的得宠而毁掉您的名声?”听后,武则天有所触动,命令解散了“控鹤监”的男宠,但对张氏兄弟依然保持沉默。
狄仁杰深知其中的缘由,他继续劝说道:“张氏兄弟势力庞大,若不处理他们,恐有后患。” 武则天没有正面回应,而是向他展示了自己的健康状态——黑发亮齿,容颜依旧如昔。狄仁杰终于明白,张氏兄弟虽然毫无功绩,却对武则天忠心耿耿,他们的存在其实为武则天提供了政治上的便利和心情上的安慰。此时的武则天已经认识到,张易之与张昌宗对她政治控制的帮助,也正因如此,她并未急于处理他们。
在政治上,武则天巧妙地利用了张氏兄弟的存在,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朝政,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朝中势力的平衡,避免某一贵族势力过大威胁她的统治。武则天在晚年的风头依然强劲,不仅在宫廷内能够顺利操控局势,外界的压力也没有摧垮她。
狄仁杰作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,他深知武则天的心思与谋略,也时刻为她提供忠告。而当时,正如有大臣所言,狄仁杰推荐的贤臣不计其数,许多人都从他手下走向了政坛巅峰,形成了今天所谓的“桃李满天下”。
总的来说,狄仁杰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臣,除了他自身卓越的才能,还离不开武则天那“慧眼识珠”的眼光。两人之间的君臣关系,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,成为后人传颂的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