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张晓鹏 曹婧雯尚红网
7月18日下午4点左右,天泰体育场汇泉广场滑板场的遮阳棚下,随着裁判长吹响终场哨音,“英派斯杯”青岛市第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滑板比赛正式收官。两天的赛程里,60余名青岛少年在烈日下踩着滑板飞驰、腾跃,用汗水与技巧为这场青春赛事画上句号。
午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赛场,滑板与地面摩擦的“呲啦”声此起彼伏。看台上,家长们举着遮阳伞,目光紧紧追随着场中自家孩子的身影。“注意重心!”“稳住落地!”场边教练的吼声混着孩子们的欢呼声,成了最热闹的背景音。
展开剩余67%来自市北区的14岁女孩小林在碗池赛中让人眼前一亮。她穿着蓝色T恤,踩着滑板从碗池边缘滑入,借着惯性在弧形池壁上攀升、俯冲,腾空时身体舒展如飞鸟,落地时膝盖轻弯缓冲,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。当她完成最后一个“Ollie(豚跳)”动作时,赛场外的妈妈激动地挥着应援牌:“太棒了!”
赛场一角,刚比完赛的城阳区选手小宇正和队友复盘。他T恤后背已被汗水浸透,滑板轮子还在微微发烫。“刚才那个扶手滑行角度差了点,不然能更顺。”他边说边用袖子擦汗,眼里却闪着兴奋的光,“不过能和这么多高手比,学到好多新技巧,值了!”
记者在现场看到,比赛中既有惊险瞬间,更有少年人的洒脱。有小选手在一次尝试“360度转体”时没站稳,滑板飞了出去,他咧嘴笑了笑,抓过滑板重新站上起点“再来一次!”第二次,他稳稳落地,场边立刻响起一片掌声。
最终,城阳区、市北区、市南区代表队分获团体总分前三名,市南区、城阳区、市北区代表队拿下“体育道德风尚奖”。颁奖时,孩子们捧着奖牌,有的互相炫耀板面上的贴纸,有的讨论着刚才的动作细节,阳光照在他们带汗的脸上,笑容比奖牌更耀眼。
“滑板不是‘野路子’,是有章法的运动。”青岛市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着场中嬉闹的孩子们说,自2021年将滑板纳入市运会,越来越多青少年走进专业场地训练,“这些孩子在板上敢闯敢试的劲儿,正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。”
午后的阳光渐渐柔和,滑板场的少年们陆续离场,留下一地青春的印记。无论是朝着专业赛场努力尚红网 ,还是享受街头滑行的快乐,这些踩着滑板的青岛少年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书写着属于他们的“酷爽”青春。
发布于:山东省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